背景:
寿光作为中国蔬菜之乡,蔬菜种植规模宏大,有着长达30余年的大棚蔬菜种植历史,自然逐步探索出了一套省水省肥、省工省时的新型种植技术。特别是近年来,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引进,因着简便操作,省水省肥等优点,备受寿光菜农喜欢,承受和运用水平均处于全国抢先程度。寿光蔬菜产业水肥一体化开展有哪些做法和经历,我们来一探求竟。
弥河是寿光的母亲河。在寿光人眼里,弥河水就是当地最珍贵的财富。但是在前些年,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展,粗放式的灌溉方式形成公开水超采,弥河水位严重降落。可喜的是,这两年不仅水位回来了,种出的西红柿也是原来的味道了,弥河河畔又恢复了以往欣欣向荣、碧波荡漾的景象。
记者来到一家菜农管理的西红柿大棚时,他正在清洗水肥一体化设备中的施肥机过滤口,清洗终了后,他把过滤后的豆饼和有机肥混合溶液加进了设备里。我们这几个大棚都是用的水肥一体机,十天左右浇一次,水和肥经过连着的滴灌带,全部都滴到作物根部了,施肥与灌溉都很精准。据他引见,一个西红柿种植周期,采用水肥一体化设备能够节水节肥15%以上,还能有效降低棚内的湿度,减轻病虫害的发作。
寿光的水肥一体化是从2007年开端推行的,刚开始的时候农民不会用,也用不起。经过多年的开展,到2017年底,寿光设备蔬菜水肥一体化推行面积一度超越了20%。寿光市土肥站站长说,平均下来的算,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,可以节水40%~60%,节肥30%~50%,还能减少农药施用量20%以上,既节约了投入本钱,又能进步作物产量和质量。
寿光的设备蔬菜种植以散户运营为主、范围运营为辅,在水肥一体化设备的选择上,散户大多用的都是小型设备,配以滴灌或喷灌头,每亩本钱在千元左右;而种植大户或者园区一般则采用大型智能设备,再加上蚂蚁数据物联网的支持,用一个首部来提供一大片区域的水肥来源,投入产出比会愈加划算。
本钱问题是水肥一体化可以普遍推行的障碍,但通常来说,在维护得当的状况下,设备的寿命能够到达5年以上,平摊下来每年增加的本钱并不多。农民特别是种植大户,只需是接触和理解到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益处之后,很多都会主动选择去运用。近两年,消费者讲究吃得健康绿色,农户也开端留意产品质量,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满足这种需求。全国农技首席专家高祥照说。

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什么可以在寿光得到普遍地推行和应用呢?
这首先得益于示范项目和政策补贴的推进作用。近3年来,寿光市加大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示范推行力度,共布置了12处大型实验园区,每处面积都在500亩以上,并在蔬菜种植面积较大的村设立了示范区,总结提炼先进成熟的技术形式,让农民可复制、可操作,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。
水肥一体化技术顺应了农户和消费者对农产质量的新请求。据示范区实验显现,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后,蔬菜水肥供给得以平均,生长完成规范化,产量和商品率都有较大进步。洛城街道浮桥村是萝卜种植专业村,村民傅玉奇种了3个大棚的萝卜,每个大棚占地3亩多。最近三四年来,他不断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。用上水肥一体化技术后,能精准控制浇水和施肥的量,萝卜不会旺长了,个头也平均了,收买价也上去了。
此外,就是企业的不时创新与普遍参与。高祥照以为,水肥一体化技术推行的中心就是设备的外乡化和轻型化。他说:水肥一体化目前最紧迫的,就是小型设备的开发,而且是要汇集农民、企业和国度聪慧来共同开发。寿光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。据统计,目前仅在寿光当地,就有138家从事水肥一体化设备研讨和消费的企业,他们可以依据当地设备蔬菜种植的迫切需求,着重研发相关技术和设备,并在理论中不时调整。
精讯畅通自主研发的水肥一体化化系统,可以通过物联网平台,在家、外出就能够控制浇水施肥。并且针对不同的种植范围、供水来源、肥料需求推出了多品种型的设备,提供相应的技术效劳。老百姓想用什么,我们就有什么。
水肥一体化推行应用广还与寿光当地的种植构造有关。由于是反时节经济作物,消费管理也相对复杂,消费本钱较高。但设备蔬菜的经济效益也普遍较高,相应的关于新技术、新产品的的接纳能力也较强。截至2017年,寿光设备蔬菜的种植面积超越了60万亩,在人工本钱越来越贵的状况下,农户关于省工省时的需求就显得越来越突出。
(本文来自转载,若有侵权行为,麻烦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