蔬菜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的七大要素
发布者:精讯畅通上传时间:2023 年 2 月 8 日

蔬菜瓜果、花卉药材等作物的生长都建立在适宜的水肥、光照、土壤养分基础之上,因此对水肥管理的精细化控制,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。如今新兴的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,大大提升了人工对水肥管理的精准度与及时性。

水肥一体化

所谓的水肥一体化,指的是将传统的水肥灌溉管理,加上现代化物联网基础,创新农业科技,借助于智能化检测设备、智能阀门等设备,对可溶性颗粒或者液体肥料,按照作物生长需要规律,以及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勾兑成相应的营养液,而且可以定量定时地、科学地、准确地提供给作物。

水肥控制系统架构

设备: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包括水泵、变频器、过滤系统、水肥机、输水管道、滴头/喷头、土壤检测设备、水位水压监测设备、智能控制器、智能阀门、智能网关、管理云平台等设备。结合灌溉区域的实际地形地势、种植作物生长需求、土壤土质、附近有无灌溉水源等,灵活搭配组成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。

水源工程:灌溉水源主要包括:地下水、地表水、河水、湖水、池塘水等自然水质,有些水源工程需要修渠引水或管道引水。总之,灌溉水质的好坏决定了所需过滤系统的性能、质量与价格。通常,含泥沙的河水、井水通常需要多级过滤,过滤器大小、种类和自动冲洗功能决定着过滤系统的成本。

灌溉场景

3.种植方式:不同作物种植方式不同,会决定产品的使用数量。比如桃树种植的行间距比葡萄树大,两者行距、株距相差2-4倍,这就是造成使用滴灌喷头的数量也会有2-3倍的差距。蔬菜田间种植多采用喷灌系统,温室种植以滴灌系统为主,两者的投资成本、用水量也有明显差距。

4.土壤:土壤质地、地形地势对设施成本也有影响。在同样面积的土壤上应用滴灌系统,沙土要求使用流量较大的滴头,而粘土要求流量小的滴头。此外,具有一定坡度的梯田、山坡果园等,灌溉需要施加一定压力,所需抽水泵的性能要强。

水肥一体化通讯架构

水肥一体化

5.设计:智能农业综合土壤、作物、设备等多种因素而完成,灌溉系统的设计可以使投资小,使用效果好。

6.面积:灌溉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购买设备的成本,比如,一套水肥一体化设施系统,通过云平台设置灌溉策略,即采用定时灌溉、远程灌溉、自动灌溉何种灌溉模式,结合灌溉面积,设定智能阀门的开关时间、灌溉时长等。理论上,灌溉的单位面积越单一,成本越低,如果面积小,闲置时间多,利用率低,相应地增加了成本。

7.肥料:灌溉系统中肥料使用方法和肥料质量也与成本有关,如果要求控制肥料浓度,则需购买较贵的施肥设备,反之,则可以用简易的施肥设备。

水肥一体化设备的应用,可以有保证灌溉方面的水资源利用率,大大减少地光改方面的水资源浪费情况,对于维持农业种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意义的,另外合理化施肥可以避免施肥过剩或者不足的情况,改变农作物的生活环境,从一些程度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和质量。

(本文来自转载,若有侵权,麻烦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删除)